信息报详情

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——企业文化的进化与进化的企业文化
浏览:779次 发布日期:2024-03-15

旁听10月底新员工座谈会,最后自由发言阶段,有一些话十分想对这些年轻人讲,但又怕与主题不符,所以没有贸然发言。

其实我很想祝福这些年轻人一切顺利,但这仅仅是我的一厢情愿,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不可避免我们将遇到挫折、磨难和失败,需要干一些冤枉的活,受一些窝囊的气。

人一生至少有三件事是无法避免的:一个是苦难,一个是邪恶,还有一个是人生的终点。愿我们都能努力储存美好的记忆,抵御不期而遇的苦楚,也能够时刻保持自己的良知,能够与邪恶相对抗而不和它同流合污。人一生中能够自己决定的事情很少很少,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,自己的肤色,绝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决定,没有人自愿来到这个世界,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说:“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,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,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把剧本演完,过程中肯定有痛苦,但在痛苦中也会有精彩。”

来到公司应该是大家少之又少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,既然是自己的决定,就尊重自己的决定。世界上有两种痛苦:一种追求还没有实现的痛苦,一种是实现追求后的无聊。在追求成功的路上,我们不断在两种痛苦中两边不断摇摆,双向切换。能够带给我们宁静的是我们内心的原则。相信内心的宁静,接受不美好,不容然后见君子。我们追求成功这个路上一路狂奔之时,无论是判断追求成功的方向是否正确,还是追求成功的目标是否达成,都应该有一直不变的标准,那就是你“帮助了多少人,服务了多少人”。

在某一个时刻,当你回头望自己来时的方向,走过的路,如果你能够提前预知所经历的一切,是不是有勇气重来一遍。如果是,那就是不枉此行,世间值得。

企业文化的进化与进化的企业文化

我们曾经一度认为老的东西是封建的、落后的、腐朽的,但正是这种老的东西支撑和支持我们一路前行。

仔细思考齐普生 “搏、信、和、道” 的企业文化,你会发现它是植根于中华文明千年的儒家思想为基础,意义深刻,核心价值观明确,但它在现时现刻仍面临新的问题。

主要表现就是,现在的社会层面就面临很多问题,正如王德峰教授所形容:今日之中国,众欲汹汹。各种欲望汹涌澎湃。所有人都知道“搏、信、和、道”是正确的,但是不一定真的信,就如同家长对孩子讲某个道理,孩子会说:你说得对,就这谁不懂啊!

举一个例子,天道酬勤,那努力了一定会成功吗?不一定,而且失败的概率占多数,因为成功它娘就是失败,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,明知道要失败我们还何必去努力,躺平了不是更香。现在年轻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信奉的是:我命由我不由天;当遇到困难后,就变成:由不得我的时候,歇会先。所以企业文化需要对抗的不是没有文化,而是员工分裂的价值观和虚无主义。更加复杂,更加难缠。

说到这里,肯定大家想到了考核的手段KPI,西方管理学的手段是片面、狭隘和就事论事的,KPI之外还有OKR,正是KPI的先天不足,才努力进行弥补和挽救,利用KPI只能打顺风仗,无法赢得逆风战。

乔总在十几年前高度总结齐普生人的特质和特性,形成了“搏、信、和、道”的企业文化,但在今天我们需要对这种文化进行进化,我们面对的外部环境不同,文化覆盖的人群在变化,我们都需要用进化的文化去应对不期而遇的难题。

我们需要利用中华文化的四大显学,充实原有的企业文化,利用儒家的思想去教化和引导人,用法家的思想去纠正和规范人,用道家的思想去排解和抚慰人,用墨家的思想去发动和鼓舞人。

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激励前行,鼓舞斗志,直击心灵,抚慰灵魂。

现在人都讲究“有所为而为”,做事情总有一个目标、目的,始终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看作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和途径,这取决于如今的民风——各施其能,各谋其利,纷争付诸于法律,前途交给了偶然。

而儒家的正确思想应该是:“无所为而为”,我们并不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当成是达成另外一个目的的手段和途径;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,因为它本来就应该做、不做是不对的。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、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,而不是为了达成某个有利于我们的结果。这样的人生,将永不失败。

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于天,麻烦和苦恼都来自于人自己。因此,从这个出发点出发,我们需要做减法,“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”,人为的因素减得越干净越好。工作上要找到重点,其他的枝枝叶叶都不重要。生活中也要做减法,现代人乐于加入各种圈子,殊不知圈外有圈,圈里还有圈,圈圈不停。

写在最后,对于个人的工作和学习,借用一句王尔德的诗: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,但仍有人仰望星空。我们要做的就是时不时做那个仰望的人。

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,我们总是在不断奋进中,慢慢的在疲惫中休憩而不再站起。没有比脚更长的路,而这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去丈量。

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