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报详情

未雨绸缪
浏览:1007次 发布日期:2024-03-15

未标题-2-14.jpg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,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;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,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相应的代价。所以,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,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,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。

在这个世界上,“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,它像一把利刃,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,恒定地向前推进着,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,它却改变着一切。”

我始终相信一句话:出来混,迟早要还的。你辜负的时间在未来的某天都会同样辜负你。

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,会出现两类人群: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——至少是领导级别,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,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;另一类是工作多年,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,无论是职位层级或物质回报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。通过对比会发现,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,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,抑或不断向上拓展知识面以扩充自己的职业能力。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,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,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。当然,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,还有另外一个因素,那就是: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,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,并没有上升,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。

不管你是否承认,你都必须重视“35岁现象”。

很多企业在招聘时,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。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,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。当然,就大体经验来看,如果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,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,束手无策。到了这个时候,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,但却欲哭无泪。所以,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,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,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。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。

90后,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。年龄最大的一批90后,即将面临三十五岁的职业门槛;但还有相当一部分90后,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。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你的犯错的资本,你还有时间去弥补;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,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。从大学毕业,到你的而立之年,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,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,适应社会,并反思自己的成长。

过去这一年里,曾试过与同事朋友谈过职业规划的问题,面对实习生,他们刚踏入社会,或许不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差距,或许可以凭着兴趣爱好支撑职业选择,但时间久了终须面对现实,应该先多观察多实践,找到自己梦想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并为之奋斗;面对在建筑行业深耕七八年却考虑转行的同事,虽理解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,但我还是劝其三思,积累近十年的工作经验技术和对行业思考的深度将付诸东流,这样的代价他们是否能承受得起?

从30岁到35岁,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。错过了这个时机,你已不再年轻,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。否则,你多走一步错路,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。从30岁到35岁,你应该学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,多积累一些厚度,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“假如一切能够重来”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