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机电技工高级学校的802.11b/g网络优化

  某单位无线局域网原为802.11b/g无线网络,近期进行无线网络升级扩容后,部分楼层用户反馈出现网络使用慢、信号弱以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掉线的问题。为了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,网络优化小组赶赴现场。经过前期调查、分析后,我们调整优化了工程安装和全网配置,解决了用户反馈的问题,并优化了无线网络性能及可用性,提升了用户体验。

  1. 优化需求分析

  使用Airmagnet WiFi及NetStubrm无线分析仪器勘测现场环境,结合WLAN网优实施流程及经验,我们发现客户反馈的问题实际可归纳到以下几个原因:

  n AP点位部署不当,信道规划不合理,射频发射功率分布不均匀,造成AP间可见性过高,同信道干扰严重。该单位楼层AP部署在走廊内辐射两旁房间,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发现该单位楼宇建筑结构比较特殊,射频信号上下层穿透力大于同楼层的信号穿透性,造成干扰;

  n 存在干扰源,影响信号传输质量。在该单位的射频环境中,存在非法无线AP、非法adhoc PC、固定2.4GHz频率的信号源等干扰源;

  n 虚拟SSID过多,造成管理报文空口占用率高,设备参数存在调优余地。Beacon帧发送间隔过高、Broadcast-Probe Reply未关闭、负载分担功能未启用、用户二层隔离及限速也未规划。

  根据所做的分析,我们将总结的问题纳入优化实施流程,应用系统化的优化过程,将其逐个解决。

  2. 优化实施

  WLAN网络优化一般分为两个方面,一为工程安装优化,以解决信号盲点、信号干扰等问题,二为软件方面的优化,多为对全网信道、功率更精确的调整,系统外部射频环境的排查及用户行为规则上的优化调整。

  根据之前的需求分析,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络优化,具体优化举措如下:

  信道优化——解决AP可见性问题

  该单位大楼的楼层AP分布较为规律,少数楼层部署3个AP,大多楼层部署4个AP,覆盖整栋大楼。此时1、6、11信道部署时会在同楼层或者邻层出现相同信道,而该单位楼宇在垂直方向信号穿透性较强,因此容易出现邻层同信道干扰。同时11N射频信号采用了MIMO-OFDM技术对各种障碍物对信号的反射、折射、衍射、漫反射等影响,使AP之间信号感知能力增强,加重了干扰的影响。以下是通过仪器测试的同频干扰、邻频干扰的情况,可看出存在一定的同频干扰(CCI为同频干扰,ACI为邻频干扰):

  同信道AP可见数量过多,对性能会有较大影响。我们决定通过调整信道分布模式的方式优化。现场勘测得知,信号隔离度最高的方位为同楼层对角,隔层对角,因此可将产生干扰的同信道AP部署在同层对角或隔层对角的位置,以此保证AP间的低可见度。

  功率调整——解决AP可见性问题

  根据勘测,该单位各楼层AP功率强度分布不均,造成各楼层AP有的信号很强,连楼下的或楼上的终端都选择关联上来,有的AP信号很弱,附近的终端并不选择关联此AP,而是选择更远的AP,造成这些非最优选择的终端传输速率和质量下降。经过研究,我们将AP的功率统一规划调整,之后不仅信号覆盖满足需求,也降低了楼层间AP可见性,使得终端选择连接最优AP。

  客户端使用位置——解决信号覆盖问题

 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很多11G终端是PCI台式机无线网卡,且台式机大部分放在地上,天线也紧贴在铁皮机箱外,这样会造成接受信号较弱且会造成信号质量降低;建议此类客户端放置在桌面上或者窗台上。

  外部环境干扰——解决信号覆盖问题

 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该单位射频环境中,不仅存在非法无线AP、非法adhoc PC等WLAN设备,还有频点2.4GHz不断在多个信道跳变的不明信号源设备。

  用802.11参数调优——解决空口占用率高问题

  在该单位的网络环境里,Beacon帧发送间隔使用默认值100ms,观察配置,现网使用了多个虚拟SSID(多达4~5个),这些SSID的下发不仅需要占用资源,而且每个SSID相当于一个虚拟AP,会快速发送Beacon广播帧,占用大量的带宽和资源。因此我们建议将SSID数量减少至2个,会明显降低空口占用率,减少空间帧的碰撞,提高传输效率和信号质量。另外,我们优化了Beacon帧发送间隔,将其调整为200ms,降低发送速率,减少了空口占用率。可调参数还包括RTS/CTS门限以及分片门限值,主要用以提升隐藏节点较多、干扰严重环境的传输效率,此次优化不需调整。

  用户限速建议——解决传输性能问题

  由CSMA/CA访问控制方法决定,同信道下的各个终端分享带宽。单用户使用P2P、BT、电驴等下载软件下载会占用过多共享带宽,使其他用户会出现上网慢、PING 包延时大等情况。用户限速功能的使用,可以有效控制每用户速率。避免因P2P业务大流量、小包文过多造成占用无线资源过多,影响其他用户正常接入使用。我们根据实际观测的结果,建议采用静态线速方式,每个终端分配最高带宽1Kb。

  用户隔离优化——解决传输性能问题

  用户间隔离功能可以减少广播报文和用户间流量对网络的影响,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ARP攻击的发生,使无线网络使用起来稳定安全。建议配置二层隔离命令,关闭二层互通,对于需要二层访问的用户(如共享打印机)可以配置不进行隔离,如此既保证了网络性能和安全性,也保证了应用。

  终端切换优化——解决传输性能问题

  该单位无线用户比较集中某些楼层,因此会出现部分AP上用户较多,部分AP基本上是空载状态,这样不利于网络的应用、维护及设备的合理利用,因此我们决定开启负载均衡特性。开启负载均衡后,可以看到终端在AP上合理分布。

  3. 优化效果总结

  AP可见性

  优化后信道分布并调整功率后,同信道AP可见性降低,同信道干扰降低,确保工作站连接最邻近AP,优化了无线工作站用户的体验。但未知干扰信源需要在现场排查,可能不在大楼内而是在相邻建筑内。另外,AP点位需要调整,确保更优的隔离效果。

  信号覆盖

  优化后,楼内覆盖信号强度能达到-75dBm以上的标准,覆盖地区人数大部分集中区域信号强度在-45dBm到-65dBm之间。将干扰源排除后,可减少噪声和同频干扰,提高信号覆盖质量。

  空口占用率

  调整包括Beacon帧发送间隔,Broadcast-Probe Reply等参数后,可观测到优化后空口占用率明显降低,优化前多为20%-40%,优化后观测占用率为3%,低于10%的标准。

  传输性能

  优化AP负荷模式,启用了AP负载分担,优化后,用户接入点均匀分布,各AP负载分配合理。ping用户网关延时、丢包率都在合理范围之内,流量速率正常。


2016年01月